叮!拔河比赛项目技巧速递,请查收!
2025-10-02 16:30:27
2025年“5・19中国旅游日”暨
“万众一心 力拔山河”
首届准格尔旗拔河群英大会(半决赛)
即将火热开启
为了能让参赛选手以更加饱满的姿态
迎接赛事
我们收集了一些拔河比赛项目的
历史由来、技巧方法等知识
分享给大家
请收好啦
拔河比赛的由来
拔河诞生于春秋时期。楚国与越国经常发生水战,人们发明一种叫“钩强”的工具,可以在战争时把对方的船只拖住或推开。平时为了训练士兵的这项技能,军队里准备了一条粗大的竹索,把士兵分为两队,让他们各拉竹索的一端,互相较力。后来,这种活动才逐渐演化为民间的一种游戏。拔河用的绳索由原来的竹索改用四五十丈长的大麻绳,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,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,称为河界线。比赛时,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,所以改称为“拔河”楚国地处大江南北,后来“钩拒”从军中流传至民间,演变为拔河比赛。
拔河比赛技巧
1.选手排列顺序
按身高排序:从高到低(锚人除外)
按体重排序:从绳子末端到最前线,依次由重到轻排列。力气大的人要在最前面发力进攻,体重重的人在最后。第三位或第四位(中绳)由协调性最好的选手担当。锚人选择肌肉发达、体重最重的选手承担。
2.选手间距
选手之间前后间隔一臂距离,锚人与第七位选手距离为一臂加半臂。
3.选手站姿
半蹲,马步,重心向后压。双脚齐平,略微外八字,宽度为30-40厘米左右。前几位略窄,中间位与肩同宽,尾部比肩略宽。不要怕摔倒,全体人尽量向后倾斜,重心一定要低!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将腹或者髋挺出前面,眼睛看天。
4.准备姿势
握绳:双手手心要向上
拉绳:绳要从腋下过
脚尖必须在膝盖之前,全身应伸展拉直。
5.握绳正确握法
双手手心向上,绳子从手腕外侧绕过,然后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紧紧握住绳子。这样的握法可以更好地发挥手部的力量,同时避免绳子在手中滑动。握绳的力度要适中,既不能过松导致绳子滑落,也不能过紧使手部肌肉过早疲劳。可以在训练中不断调整握绳力度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。
6.保持统一高度
全体队员握绳的高度应尽量保持一致,一般在腰部附近为宜。这样可以使队伍的发力更加均匀,避免力量分散。如果握绳高度参差不齐,就会像参差不齐的牙齿一样,无法形成整齐的合力。
7.战术博弈
进攻型:通常采用中低姿势拉绳,进攻时通过髓关节、膝关节、踝关节三点的体轴运动发力进攻,脚步的摩擦移动幅度不应过大,更不可抬起脚,要以小碎步移动后退,全队的步调应该保持协调一致,身体不能过于左右摆动,始终维持体轴角度。
快节奏进攻:起步后快速组织强行进攻,双腿持续做屈伸动作,双脚用力蹬地,按“1-2-1-2”或“嗨嗨-嗨-嗨”口令,左右脚交替快速后退,一气呵成,夺取胜利。优点是:快节奏进攻易扰乱对手拉绳节奏,迅速结束比赛。
慢节奏进攻:起步后即按“左一一右一一左一一右”口令向后拉绳,攻击的腿部每蹬地一步都很坚定、用力,支撑腿应对对手的拉力,全队协调整齐一致。
防守型:防守时一般采用低姿势,对方要拉动低姿势需要很大的为量,可增加对手进攻时的体能消耗,进而破坏对手的进攻节奏。但要维持低姿势所耗费的体力也是很大的,减少了脚对地面的摩擦力,应伺机进行反攻。保持体能时,双脚用最大的力量支撑,尽量延长比赛时间,消耗对方体力。
动态防守:随着对手拉动的节奏而动,或左右脚对蹬回应进攻,或屈膝沉臀分解对手力量。
静态防守:双脚用力踏住地面,全身充分伸展,保持体轴不变形,以静制动,消耗对手体能。待对手牵引力发生变化,绳子有些松弛时,立即抓住机会,组织后退进攻。
8.呼吸-发力协同
三阶段呼吸法:吸气蓄力(2秒)—屏息发力(1秒)—呼气调整(3秒)循环。
波浪式后撤:2秒周期的体轴角度变化可使对手失误率增加42%。
9.初期策略
在比赛开始时,队伍要迅速进入状态,利用好初期的爆发力,争取在短时间内占据优势。
可以适当加大发力力度,但要注意保持节奏,避免过早疲劳。如果对方在初期发力很强,我方队员不要慌张,要保持稳定的姿势,通过调整呼吸和步伐,抵御对方的冲击力,等待合适的时机反击。
10.相持阶段策略
在相持阶段,要保持体力,注意观察对方的动向。可以通过小幅度的晃动绳子来打乱对方的节奏,寻找对方的破绽。
队员们要保持专注,根据指挥者的口令随时调整发力力度和节奏。在这个阶段,团队的耐力和意志力是关键,要相信只要坚持下去,就有机会取得胜利。
11.决胜阶段策略
当比赛进入决胜阶段,要全力以赴,发挥出最大的力量。此时可以加快发力节奏,加大发力力度,但也要注意不要因为过于着急而导致动作变形。
指挥者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,及时调整策略和口号,激励队员们发起最后的冲刺。
拔河比赛注意事项
一、技术角度注意事项
1.着装要求
穿防滑、抓地力强的平底运动鞋(如橡胶底),避免拖鞋、凉鞋或高跟鞋。
服装应贴身、透气,避免宽松衣物被绳子缠绕,有条件可以穿专业拔河保护衣,特别是锚人(尾绳)。
为有利于抓握拔河绳,允许使用树脂(或镁粉),不能戴手套。
2.握绳与姿势
握绳要求:不得在拔河绳上打结或打圈,也不得将拔河绳系在队内任何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。
握绳姿势:除锚人外,每个队员均应徒手自然握绳,双手掌心朝上,不能单手或用手腕缠绕绳子,拔河绳从身体和手臂之间穿过。
锚人(尾绳)姿势:锚人应将拔河绳沿着身体从后背自下而上斜穿到对面身上,将剩余的绳子经腋下向后向外甩出。
团队协作:队员统一听从口令发力,比赛结束时禁止突然松手或反向拉扯。
3.绳子管理
绳子材质需防滑且无毛刺,拔河绳周长不得小于10厘米或大于12.5厘米,最小长度不得小于35米(15人制不得小于45米)。
比赛前裁判检查绳子是否有磨损、断裂或结头松动。
二、生理因素注意事项
1.赛前准备
充分热身:重点活动手腕、肩部、腰部和下肢,预防肌肉拉伤。
评估身体状况: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腰椎疾病患者或孕妇等禁止参赛。
2.体力分配
比赛过程中合理分配体力,不要憋气,比赛间歇注意补充水分。 若出现头晕、胸闷或关节疼痛,立即停止比赛并就医。
原标题:《叮!拔河比赛项目技巧速递,请查收!》
阅读原文